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合同簽署場景中,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約方式越來越不能勝任各種復雜的簽署場景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合同簽約,它以不需要面對面簽約,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等特點,在越來越多的簽署場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電子合同簽約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大的方便,但是同紙質合同簽約一樣,如果一不留神,也容易給你帶來簽約風險。那么,我們在進行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該怎么有效規避風險,安全又放心的進行電子簽約呢?
關于這些呢,下面就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讓大家對電子簽約能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嚴格按照流程電子簽約,避免風險產生
與傳統紙質簽約模式相比,電子合同簽約由于簽署時需要進行真實性確認等,安全性相對更高,可以有效避免各種代簽、冒簽所帶來的風險。但是,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嚴格按照規范的簽約流程進行簽約。
那么,在進行電子簽約時,正確的簽約流程是怎樣的呢?以下就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關鍵要點。
1、簽署原則:電子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誠信的原則。任何人都不得以電子合同的形式實施合同欺詐,逃避合同責任,電子合同比紙質合同具有更強的合同保全、查驗和行為主體追擊能力。
2、風險來源:和傳統紙質合同一樣,電子合同的風險主要來自于履行違約或履行不能,而非來自于合同約定或者合同效力所產生
3、實名認證: 個人用戶可以上傳個人身份證及人臉識別等進行實名認證;企業客戶可以通過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或人臉識別完成企業實名認證。冒用他人名義簽署的合同,除構成表見代理或被追認外,雖不對被冒名者產生法律效力,但對該行為人仍然具有效力。
4、證據保全: 電子合同簽署完成后可通過用戶綁定的電子郵箱電子送達,并同時在電子合同簽約平臺(如簽盾等)上保存副本,用戶可以隨時下載或查看,并支持在線查驗電子合同真偽。
5、企業合同生效:與企業簽合同,原則上應當加蓋企業公章,而通過企業數字證書生成的電子公章盡管與物理公章樣式不同,但并不影響企業合同的效力。另外,與企業簽合同,即使沒蓋章,但如果系企業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名,同樣對該企業產生法律效力。
6、責任主體:企業簽署的合同,其責任自然只能由企業承擔,但第三人對該合同的履行提供擔保的除外。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不要輕易為他人的合同提供擔保,否則他人的法律風險就可能轉嫁到你頭上。
規避電子合同簽約風險的小妙招
在電子合同簽約過程中,除了合同簽訂本身流程不規范外,非常容易引發風險的一大原因,就是簽約主體責任人的風險,如簽約對方資質信用存在問題等,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
關于責任主體引發的風險,以下給大家分享一些好用的小妙招。
a) 通過企查查等企業信用平臺查詢企業主體的資信情況,包括:注冊資本、股東背景、是否涉訴、是否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是否被行政處罰、是否具有從事合同標的之相關資質等;
b) 通過網絡搜索公司是否存在負面新聞,通過官網、招聘網站、客服電話等公開渠道調查核實相關的情況;
c) 盡可能與公司更高層領導建立直接聯系,感受他們對于合同履約的態度和信心等;
d) 通過對方的同行了解其在行業的口碑和能力,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e) 當然任何風控的措施都是有成本的,我們要結合交易金額、付款條件等可能存在的風險大小確定盡調的范圍和深度。
f) 對于對方履約風險較大的合同,付款方式可以爭取貨到后付款,或者至少分期付款,則可以大大降低履約風險。
電子合同簽約是一種更加高效、便捷且低成本的簽約方式,用好了可以給大家帶來多方面的好處。隨著電子簽約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的應用,大家在平日的辦公生活中,也會有更多的接觸,大家一定要提早了解,做好風險的規避,這樣才能更加安全放心的使用。
如果關于電子簽約有更多的問題想要溝通,也歡迎咨詢,我們在電子合同簽約領域有著多年的使用經驗,各種電子簽約問題都能給到相應的建議,希望大家能通過交流一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