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全球區塊鏈高峰論壇的召開,區塊鏈技術可以廣泛的應用更多領域。”區塊鏈成為大勢所趨。電子合同加區塊鏈的模式為電子合同管理提供了防偽溯源的保障。
那么,什么是電子合同呢?相對于傳統紙質合同,電子合同的優勢是什么?簽盾詳細給你講解一下電子合同究竟是什么。
一、電子合同的特征
1、電子合同是一種具有民事法律行為
電子合同民事法律行為是雙方或多方民事責任主體的法律規范行為,當事人可以以電子方式為建立、變更和終止財產民事權利和義務,當事人所簽訂的合同是電子化。 根據<電子商務示范法>的相關國家規定,電子合同主要是以財產為目的的協議,其中列舉了大量關于商業性質的關系
2、交易主體的虛擬化和廣泛化
電子合同所采用的是以電子的形式來訂立,通過e-mail、EDI等方式進行電子合同的談判、簽訂及履行等。這種合同方式可以大量節約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電子合同交易主體可以是任何國家自然人和法人和其他公司組織的,當然,這種交易也需要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讓互相交易的人在交易之前可以提前知道對方的資信信息,世界各國經濟已經全球化,個人的信用將成為一種無形的資產。
3、技術化、標準化
電子合同是根據計算機網絡系統來進行的,他不同于傳統的合同訂立方式,電子合同的整個交易過程需要一系列國際國內企業技術標準來規范,比如: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 這些具體的標準是電子合同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相關的技術和標準,電子合同就無法實現和存在。
4、合同訂立的電子化
中國的合同法規定,合同訂立需要有要約和承諾這兩個過程,電子合同也需要有這些要求。傳統的合同和電子合同所采用的要約和承諾不一樣,電子合同它的要約和承諾可以以電子的方式完成,主要它輸入相關的信息和符合事先設置好的程序,計算機就可以做出相對應的指示。
5、電子合同的意思表示電子化
電子化是指電子合同在在訂立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相關電子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意愿。 這種行為的表現方式是可以通過電子形式來實現。 在<電子商務發展示范法>中,電子化的含義稱為“數據電文”。
二、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之間差異
1、合同訂立在不同的環境
傳統合同的訂立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可以隨處可見的,交易的話可以進行面對面協商;然而電子合同的訂立就有所不同,它是發生在虛擬的空間中,交易當事人一般不見面,甚至不能確定交易的相對人,其身份只能靠密碼的識別或認證的機構進行辨認。
2、合同訂立的各環節
在網絡經濟環境下,要約和承諾的發出和收到相較于傳統合同會復雜一些,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構成也是不同的。
3、合同的形式發生了變化
電子合同所承載的信息是數據電文,不會存在原件和復印件之間的差別,是不能用傳統的方式來進行簽約和簽名的。
4、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也有所不同
在電子合同中,不僅存在由合同內容所決定的實體權利和義務關系,還有數字簽名法律和社會關系等特殊合同的正式發展所產生的正式權利和義務勞動關系。 在實體權利和法律之間的關系中,傳統合同中不太重視的一些權利和義務,在電子合同中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披露信息的義務、保護隱私的義務等。
5、電子合同履行和支付比傳統的合同更復雜
對合同履行產生影響的主要是電子支付方式采用后引起的一些變化,在信息產品交易中,訂約、交付和支付都可能在網上完成,會對合同履行有重大影響。履行涉及的問題主要是:
a.履行中的救濟措施
b. 管理在涉及信息技術產品的交易中行使電子自助權利
c.風險責任的界定
d.電子支付中的法律問題
三、電子合同簽約平臺
盡管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在形式中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但兩者的效力是一樣的。而相比傳統的紙質合同,電子合同最大的優勢是成本低,速度快。
簽約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是第三方電子服務商,簽盾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實名認證,在線簽署,合同存單,還可以實現保險訴訟,司法認證,網上仲裁等專業服務。
在簽盾平臺上注冊并實名認證后,就可發起電子合同簽約。簽約過程產生的證據鏈會被同步托管到權威司法機構,并可出具公證書、鑒定書。若出現糾紛,則可選擇在線仲裁,委托法院強制執行合同,免去繁瑣的維權追債的過程。同時,發起的電子簽約可以通過手機、pc端來完成,簡單便捷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