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對于咱們打工人來說,可能有些朋友現在或者打算過完年,重新找一份工作。找到工作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簽訂勞動合同。
說到簽訂勞動合同,過去基本上都是入職報道當天,HR給到你一份勞動合同,在了解了相關事項之后你簽字蓋章,還可能需要按上你的手印。但是現在有些不一樣了,有些公司進行的是電子勞動合同簽約,在給你發面試通過通知的時候,就可能將電子合同發給你查看,進行電子合同簽約。這種方式更加的方便便捷,可以省去HR不少的麻煩,很多公司都在使用。
但是不管怎么說,電子勞動合同簽約大部分朋友都是非常陌生的,萬一將來引發了勞動爭議,這份電子勞動合同是否能保證我們的合法勞動權益呢?在簽訂的時候我們又該注意哪些地方呢?
關于電子勞動合同,接下來就通過一個案例給大家好好講講,在簽訂的合同的時候都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案情簡介
陳某于2022年12月入職江蘇某科技有限公司,雙方簽訂了為期三年的電子勞動合同。然而,在合同期內,單位未按合同約定支付陳某2023年8月至12月共計5個月的工資。陳某遂向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以及上述欠付工資合計約10萬元。
在仲裁過程中,雙方提交了陳某簽訂的電子勞動合同。該份電子合同有勞動者的電子簽名,且電子簽名符合法律的要求,合同上約定了陳某相應的工資標準為4000元/月。根據《最高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單位提供了該份電子合同的原始載體,勞動者對合同的真實性也確認無誤。因此,仲裁委認為該份電子合同具備同紙質勞動合同一樣的法律效力。最終,裁決單位支付陳某2023年8月至12月工資合計2萬元及利息,而勞動者主張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依法不予支持。
從這個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知道,電子勞動合同是會被法院認可的,在進行勞動仲裁時,只要你能提供相應的憑證,就能保護你的合法權益。因此,如今入職的時候,不要因為是簽訂的勞動合同、沒有實體文件,就輕視這份合同的法律效力。
另外從這個案例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在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地方,比如法院審理關注的電子簽名、合同內容以及原始電子合同載體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判斷所簽署電子勞動合同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
現在,在進行勞動合同簽約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采用了這種電子簽約的形式,對于一些沒怎么使用過電子勞動合同簽約的朋友來說,下面的這幾方面一定要注意。
電子勞動合同簽約注意事項
1、協商一致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協商一致,明確采用電子形式訂立勞動合同,并確保雙方對合同內容無異議。這是電子勞動合同有效性的基礎。
2、電子簽名合法性
電子簽名應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相關規定,確保真實性和有效性。未采用可靠電子簽名的勞動合同,其效力可能存在問題。
3、合同存儲與備份
企業應妥善保存電子勞動合同,防止數據丟失或被篡改。勞動者也應保存好合同副本,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最可靠的還是在進行電子勞動合同簽約的時候,選擇一個提供電子簽約的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服務平臺如簽盾等,這些平臺上面的簽約流程是符合法律規范的,能確保所簽署的文檔具備法律效力,將來你遇到跟該案例當中陳某一樣的問題時,就可以果斷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電子勞動合同簽約已經在很多公司使用,勢必會成為一種越來越大的使用趨勢,因此我們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些關于電子簽約相關的事項,以避免自己簽署的合同無效,給自己帶來麻煩。如果關于電子簽約有更多的問題想要溝通,也歡迎咨詢,我們在電子合同簽約領域有著多年的使用經驗,各種電子簽約問題都能給到相應的建議,希望大家能通過交流一同成長進步,享受電子合同簽約帶來的好處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