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框架下,電子簽名被明確定義為嵌入或附加在電子數據中的電子形式標識,旨在識別簽名者的身份并表明其對內容的認可。簡而言之,電子簽名就像是電子版的用戶手寫簽名,它在電子合同或文件中扮演著驗證簽名者身份及同意合同條款的關鍵角色。鑒于互聯網環境下合同與文件均以電子形態存在,傳統手寫簽名與實體蓋章方式已無法滿足需求,電子簽名應運而生,成為不可或缺的解決方案。
電子簽名技術通過確保在線簽約過程中雙方身份的真實性和文件的不可篡改性,即使在非面對面簽約的場景下,也能有效驗證簽名者的真實身份。法律已明確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傳統手寫簽名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電子印章,則是基于數字簽名技術生成的安全數據,它包含了印章信息、制章者證書、簽名算法及簽名值等關鍵元素,專門用于電子文件的簽署。而電子簽章,則是利用電子印章在電子文件上進行簽署的過程。它巧妙融合了傳統物理印章的視覺特性與電子簽名技術的安全保障,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文件上直觀可見的簽字或蓋章圖像,二是嵌入文件內部的電子簽名數據。
數字簽名,作為一種基于非對稱加密的先進簽名技術,是信息發送者獨有的、難以偽造的數字串,它有效證明了發送者信息的真實性。數字簽名與紙質文件上的手寫簽名功能相似,但專門應用于電子文件。數字簽名系統通常包含簽名與驗證兩大互補操作,分別依賴于私鑰和公鑰來完成。
為確保公鑰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需要引入CA(證書頒發機構)。當用戶需要使用電子簽名時,可向CA機構提出申請,CA機構在驗證用戶身份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后,會頒發具有唯一性的數字證書。數字證書包含了證書持有者的基本信息、公鑰、有效期及頒發機構等重要信息,以確保簽名者身份的真實無誤。
以甲向乙發送電子合同為例,甲需先生成文件摘要,并使用私鑰加密生成數字簽名,然后隨同文件一起發送給乙。乙收到后,通過CA機構驗證甲的公鑰,解密數字簽名得到文件摘要,并與自己計算的文件摘要進行比對,以確認文件在傳輸過程中是否被篡改。
為了進一步規范電子簽章技術的發展,2020年初國家頒布了GB/T 38540-2020《信息安全技術 安全電子簽章密碼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不僅明確了電子印章、電子簽章等術語的定義,還規定了采用SM2(橢圓曲線密碼算法)或SM3(雜湊算法)作為安全算法,詳細描述了電子印章和電子簽章的數據結構,以及它們的生成與驗證流程。
如今,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簽盾致力于為企業、政府及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高效便捷的數智化電子簽名解決方案,支持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等多種部署方式,包括SaaS平臺、開放API、定制化等靈活解決方案,可快速接入各類辦公系統,滿足不同企事業單位的數字化需求,已服務了超過100000的用戶,覆蓋30多個行業、超過100個細分領域。
電子合同簽約的存在,讓人們的日常辦公簽署更加簡單高效,也讓企業在簽署上降本增效的期待得到了實現,一些合同用量大的企業甚至每年因此節約的成本能達到上百萬,非常的簡單方便。還在等什么呢?趕快行動起來,開啟用電子合同簽約的辦公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