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簽署過電子合同?在簽約的那一刻,你最關注的是實名認證、證據留存、平臺口碑,還是數據安全保障?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和政策的持續推動,電子合同已經逐漸走向成熟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然而,作為紙質合同的一種革新形式,電子合同在簽訂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些新興的法律挑戰。
當企業利用自有平臺與用戶簽訂電子合同時,為了方便運營和管理,通常會采用平臺統一制定的格式條款,并由用戶在線點擊確認。但這種基于平臺規則的格式條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戶的磋商自由。因此,在涉及平臺的訴訟中,平臺單方制定的規則效力往往成為爭議的焦點。
在此背景下,格式條款的效力認定成為電子合同簽約過程中的核心法律風險。為了避免業務文本被司法認定為無效格式條款,企業作為合同模板的提供方,需要充分展示協商過程、擴大提示和說明義務的范圍,并詳細闡述合同背景,以證明格式條款的合理性。
在簽訂電子合同時,企業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簽約平臺。由于電子合同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在,具有無痕篡改、易丟失和原始性難以保存等特點,因此需要借助專業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可靠的電子簽名”也需要第三方電子認證服務商的協助來完成。
在使用第三方簽約平臺時,企業和用戶應仔細閱讀平臺提供的操作指南和服務流程,以便深入了解電子合同的辦理方式。在選擇第三方簽約平臺時,首先要確認其電子合同管理技術的可靠性,并通過平臺公示的合作協議和授權證書來核查其與哪些電子認證服務商建立了合作關系。確定合作服務商后,還需進一步驗證其是否具備合法合規的資質。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提供電子認證服務需要獲得《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和《電子認證服務使用密碼許可證》。企業和用戶可以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政許可公開系統與國家密碼管理局行政審批結果系統來查詢,以確保服務商在主管部門的許可名單中。
在確認第三方簽約平臺的可靠性后,還需要關注電子合同的管轄權和舉證責任分配問題。在傳統合同糾紛中,合同簽訂地的確定方法相對明確。但在網絡交易中,由于數字簽名的使用,合同簽訂地變得具有不確定性。我國立法主張將原有法律適用于網絡交易案件,并根據方便法院審理、方便當事人訴訟、方便法院執行的原則來判斷合同簽訂地及管轄法院。
對于電子合同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由于電子證據具有可復制性和可修改性,因此通常在簽訂后需要即時保存留檔或交由第三方平臺保存。然而,電子簽名制作數據是否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且由其控制,這在一般認知中已經超出了原告方的舉證能力。即使采用公證方法,也無法確保電子證據在面臨黑客攻擊、系統還原、電腦病毒等因素時的真實性。
因此,電子合同系統的安全穩定性至關重要。除了提供實名認證、電子簽約、區塊鏈防篡改、時間戳等技術外,平臺還需要實現電子合同簽署、存證、在線公證、爭議糾紛在線處理的全流程線上化,并采取多種方式保障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
隨著電子合同使用場景的不斷擴大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企業或個人在使用電子合同時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在提升效率、助力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好合規工作、重視效力認定問題并采取預防措施,以最大化電子合同的優勢并規避潛在風險。
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簽盾致力于為企業、政府及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高效便捷的數智化電子簽名解決方案,支持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等多種部署方式,包括SaaS平臺、開放API、定制化等靈活解決方案,可快速接入各類辦公系統,滿足不同企事業單位的數字化需求,已服務了超過100000的用戶,覆蓋30多個行業、超過100個細分領域。
電子合同簽約是一種進步的簽約方式,很多企業都在使用,并因此享受到了巨大的降本增效,部分合同簽署量大的企業,設置每年節約下來的成本可以達到百萬以上。還沒使用過的朋友,趕快前往簽盾開啟免費的試用,通過電子合同簽約,讓自己的日常辦公簽署加速騰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