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合作中,合同簽約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然而,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還隱藏著諸多風險,尤其是“蘿卜章”問題,常常讓企業和個人蒙受巨大損失。
因為“蘿卜章”遭受巨大損失的,可太多了,別說是普通人一不留神就中招,有些內部流程比較合規的上市公司,一樣容易踩坑。這不,一家上市公司在跟供應商的合作中,竟然因為“蘿卜章”問題被騙上億元,損失太大了。
究竟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有著專業團隊的上市公司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呢?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講講。
案件經過
2016年,某上市公司與一家供應商簽訂了一份價值數億元的采購合同。合同簽署過程中,供應商使用了私刻的公章,而上市公司由于內部審核流程不嚴,未能及時發現假章問題,便草草的簽約合作了。
合同簽署后,供應商按約定提供了部分貨物,但在收到貨款后突然失聯。這時,該公司意識到出現了問題,趕快進行了報案調查。在后續調查中發現,合同上的公章與供應商在工商部門備案的公章不一致,確認為假章。由于合同金額巨大,上市公司因此遭受了數億元的直接損失。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后認為,供應商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判處其主要負責人有期徒刑10年,歸還犯罪所得并處罰金500萬元。同時,法院指出,上市公司在合同簽署過程中未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存在一定的過錯,因此需自行承擔部分損失。
雖然在這一案件當中,該供應商的涉案人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由于該供應商的負責人已經將錢款揮霍,無法將該公司支付的錢款悉數退還,未能追回的錢財達上億元,只能由該公司承擔,這讓該上市公司的流動資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其實,發生這樣的事情真的太不應該,尤其是對于有著豐富資源的上市公司來說,有太多方法可以避免。很簡單來說,近年來非常火爆的電子合同簽約,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就能有效防范“蘿卜章”問題。
電子合同簽約如何規避“蘿卜章”風險?主要得益于以下技術優勢:
1、數字簽名與身份認證
電子合同采用數字簽名技術,每個簽約主體的身份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實名認證。簽約時,系統會自動生成唯一的數字證書,確保簽約主體的真實性和唯一性。這樣一來,私刻公章、冒充他人簽約的行為將無處遁形。
2、區塊鏈存證,防篡改
電子合同簽約平臺通常會將合同數據上傳至區塊鏈進行存證。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保證了合同內容的真實性,一旦簽約完成,任何一方都無法擅自修改合同內容。
3、全程留痕,可追溯
電子合同簽約的每一步操作都會留下時間戳和操作記錄,方便后續追溯。如果發生糾紛,這些記錄可以作為有力的法律證據。
電子合同簽約作為一種新興的簽約方式,各種前沿技術的使用,更是確保了我們的簽約安全。不過在使用過程中,也得多加防范,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進行業務合作簽署過層中,處于不敗之地。簽約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選擇合規的平臺
確保所使用的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符合《電子簽名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具備權威機構頒發的認證資質。
2、嚴格的身份認證
在簽約前,務必對簽約主體進行實名認證,確保其身份真實有效。常見的認證方式包括人臉識別、銀行卡驗證等。
3、合同內容的審核
電子合同簽約雖然高效,但合同內容仍需仔細審核,避免因條款不清或漏洞引發糾紛。
4、保存簽約證據
簽約完成后,及時下載并保存合同文件及相關操作記錄,以備后續查閱或舉證。
電子合同簽約不僅解決了紙質合同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通過技術手段徹底杜絕了“蘿卜章”等假章風險。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簽約時都應優先選擇電子合同,既是對自身權益的保護,也是對合作方的負責。
未來,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電子合同簽約將成為商業合作的標配。讓我們擁抱科技,告別“蘿卜章”,讓簽約更安全、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