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嗎?一份看似“完美無缺”的合同,可能從頭到尾都是假的!在商業世界中,合同是信任的基石,但紙質合同的漏洞卻讓這份信任變得脆弱不堪。
這并不是空穴來風,新聞上已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報道,從私刻公章到偽造簽名,從PS資質到篡改條款,“騙子們”的伎倆層出不窮,而肉眼核驗的局限性讓這些騙局屢屢得逞。甚至不乏一些上市公司都因此中招,就更別談普通人了。
這不,這里就有一個活生生的案例,一建筑公司在簽合同時,就因為這類問題2000萬元預付款被卷跑,最后損失慘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分析講解一下。
事件經過
2021年,某建筑公司與一家自稱“央企子公司”的企業簽訂工程分包合同,合同總金額8000萬元。簽約時,對方不僅提供了全套資質文件,還出示了帶有“防偽水印”的公章。由于對方出具了完整的資料,該建筑公司也沒有懷疑,也沒有對公章進行進一步審核查驗,在合同簽訂好之后,就將首期2000元的預付款打給了對方。但是在錢打過去之后,發現工程遲遲沒有開工,這引起了該建筑公司的懷疑。
經過調查后發現,原來所謂“央企子公司”根本不存在,工商注冊信息系偽造,合同公章是花500元私刻的高仿章,連防偽水印都復刻了真章樣式,僅憑肉眼的話很難分辨的出。而且,對方提供的銀行保函、財務報表等材料均為PS偽造。在被對方的身份唬住后,該建筑公司就“順理成章”的掉入了如此大的坑。之后,該建筑公司選擇報警,移交司法機關查辦。
法院判決
法院在對案情經過詳細調查后,對主犯以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追繳贓款1500萬元(余款已被揮胡);并且法院特別指出:“原告對公章真偽的核驗僅停留在肉眼比對層面,未盡到合理審查義務,需承擔30%損失”。也就是說,該建筑公司支付的2000萬元,除了追繳回來的1500萬元之外,剩下的500萬元損失,由于是自身在合同簽約過程中沒有盡到合理審查義務,得由自己承擔,這500萬要想賺回來,可不知道得做多少項目才能回得來。
只是因為對公章的真偽驗證疏忽,該建筑公司就損失500萬元,真的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了。而且在紙質簽約過程中,這樣的事情頻發不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紙質合同簽約存在多種缺陷。
1、潛在簽約風險大
紙質合同中存在手寫、蓋章和簽名,這些環節容易受到篡改和變造,增加了紛爭和訴訟的風險。此外,線下簽署無法有效驗證簽署人身份的真實性,盜用、私刻公章和篡改合同的現象時有發生,存在較大假冒代簽的風險。
2、易丟失與損壞
紙質合同需要物理保存,如果保存不當,如遭遇火災、水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合同很容易遺失或損壞。并且,合同管理環境要求高,不僅查找困難,管理成本也偏高。
3、簽署流程繁瑣
紙質合同的簽署需要多方面協調,包括約定見面時間、地點等,耗費時間和精力。涉及異地或境外合作時,郵寄合同文本不僅耗時長,還可能增加丟失和延誤的風險,同時郵寄成本也較高。
4、管理成本高
紙質合同的管理需要占用大量物理空間,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合同數量不斷增加,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另外,企業需要雇傭專門的行政人員來管理合同,這不僅增加了人力成本,還可能因管理不善而導致合同丟失或損壞。
5、維權成本高
在發生違約或訴訟時,紙質合同需要找人證、物證才能維權,法律程序冗長,維權成本高。
上述幾點,是紙質合同簽約當中常見的風險,任何一個發生問題,都可能引發難以估量的后果。在上述案例當中,那家建筑公司損失了500萬,如果對方將全部2000萬元揮霍一空,那么很可能2000萬損失一毛錢都追不回來。
在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對于紙質合同簽約存在的天然缺陷,已經有了應對方法,采用電子合同簽約就可以有效避免。為什么電子合同是終結“蘿卜章”騙局的終極武器?主要得益于電子合同簽約在使用之后,它能帶來諸多方面的好處:
1、增強合同安全性
電子合同采用身份認證、加密技術等手段,確保數據真實、完整、不可篡改。如果是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電子合同簽約,這些平臺手握優勢資源如簽盾等,它們可以整合權威資源進行身份核驗,確保合同簽署方身份真實有效,降低代簽、冒簽風險。
2、便于證據保全與法律糾紛處理
電子合同簽署完成后可通過電子郵箱電子送達,并在電子合同簽約平臺上保存副本,便于隨時下載或查看。
支持在線查驗電子合同真偽,確保合同的有效性。
聯合仲裁機構提供電子存證固證服務,確保合同證據鏈完整,簡化法律糾紛處理流程。
3、減少人為錯誤與欺詐風險
電子合同流程標準化,減少人工干預,降低因人為錯誤或欺詐行為導致的合同風險。
4、提升合同執行力
電子合同具有更強的合同保全、查驗和行為主體追擊能力,有助于提升合同的執行力。
電子合同簽約能夠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在實際的使用時,你還能解鎖更多的利好,當然這得取決于你的業務場景。如今,當紙質合同還在用放大鏡找防偽水印時,電子合同已進化出“數字基因鎖”,讓每一次簽約都是全網公證的儀式,每一筆交易都在代碼世界里留下不可磨滅的DNA。這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某省高院2023年數據顯示,電子合同糾紛案的平均審理周期比紙質合同縮短83%,勝訴率高出41個百分點。
商業世界的信任危機,正在被一行行代碼重構。那些還在用紙質合同的企業,就像帶著算盤參加AI大會,你自以為的“穩妥”,實則是對手眼里的致命破綻。現在轉身還不晚,按下電子簽約的確認鍵,就是為你的商業帝國裝上的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讓你在需要進行簽約時,更加放心大膽的進行,減輕其中的風險,讓每一筆生意都平安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