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勞動合同,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數據電文合同,自2020年起在中國得到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正式認可。
隨著這一新興合同形式的普及,不少職場新人對電子勞動合同產生了諸多疑問。本文將針對查看電子勞動合同是否收費、是否可以要求公司提供紙質文本等常見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一、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后的通知與查看
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完成后,用人單位有責任通知勞動者。根據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的相關指引,用人單位應通過手機短信、微信、電子郵件或APP信息提示等方式,及時告知勞動者電子勞動合同已訂立完成。
勞動者在收到通知后,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即可查看、下載和保存電子勞動合同文本。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確保勞動者能夠使用常用設備隨時訪問這些文件,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二、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文本的需求
雖然電子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部分勞動者可能仍希望獲得紙質文本。如果勞動者需要電子勞動合同的紙質版本,用人單位應至少免費提供一份,并通過蓋章等方式證明其與數據電文原件一致。
關于電子勞動合同的儲存期限,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即用人單位對已解除或終止的勞動合同文本,應至少保存二年備查。這一規定確保了電子勞動合同在法律框架內的有效管理和追溯。
電子勞動合同作為數字化時代的新產物,正逐步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電子合同服務。通過明確的指引和規定,我們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也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合規、高效的合同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