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下,電子合同成為商業活動標配。與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約對比,電子合同簽約的方式不僅更加的低成本,使用起來也更加的高效,在很多簽約場景都能輕松解決過去紙質簽約面臨的難題。
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要確保電子合同簽約的法律效應,因此需要對電子合同的簽署方進行認證簽署,以確保對方身份的真實性。但是,在簽署合同的時候,難免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比如簽署好的合同需要撤回,這種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針對電子合同認證簽署后能不能撤回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分享幾種可以撤回的情形,以幫助大家在使用的時候更好的應對這一類的突發情況。
一、電子合同認證的三重防火墻
合法有效的電子合同需通過"三位一體"驗證:
1、身份核驗:對接公安/工商數據庫,采用人臉識別+活體檢測技術
2、區塊鏈存證:通過司法鏈節點固化合同內容,生成不可篡改的時間戳
3、數字簽名:應用國密算法生成唯一簽名,綁定CA證書實現身份溯源
二、合同解除的法定紅線
根據《電子簽名法》及司法實踐,以下情形可申請解除:
1、重大誤解:如標的物價格錯標達200%以上
2、欺詐脅迫:需保存聊天記錄、錄音等電子證據鏈
3、主體不適格:如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署
4、格式條款爭議:未盡提示說明義務的免責條款
5、技術故障:系統錯誤導致合同內容與磋商不符
三、實務操作四步走
1、緊急制動:在對方未簽署前,通過平臺撤回功能終止流程
2、協商解除:雙方達成書面補充協議,明確解除條款及責任劃分
3、平臺介入:申請電子合同服務商出具技術鑒定報告
4、司法救濟:通過互聯網法院提交區塊鏈證據申請撤銷
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簽盾致力于為企業、政府及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高效便捷的數智化電子簽名解決方案,已服務了超過100000的用戶,覆蓋30多個行業、超過100個細分領域。
電子合同解除如同"數字化后悔藥",需嚴格遵循法定程序。建議企業選擇具備司法鏈節點、智能預審功能的電子簽約平臺,從源頭降低法律風險。當技術契約遭遇解除危機,您準備好這套應對方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