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建設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諸如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等數字化基礎工具正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尤其是在前幾年疫情的催化下,在線辦公與異地簽署合同的需求激增,無法實現面對面合同簽約,而電子合同的應用為企業簽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直接全流程線上簽約進行,即使兩人遠隔千里之外,也能快速實現簽約,非常的簡單方便。
電子合同簽約,如今成為了很多企業的簽約標配,也是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一大強力工具。但是,在電子合同簽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確保所簽署的電子合同有效、符合法律。我們如何判斷一份電子合同是有效還是無效呢?接下來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一、電子合同有效性的判斷標準
電子合同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其是否滿足兩個核心條件:一是合同簽署各方必須經過嚴格的實名認證,確保身份的真實性;二是合同必須采用《電子簽名法》所認可的可靠電子簽名進行簽署。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電子合同才能具備與紙質合同手寫簽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根據《電子簽名法》的相關規定,電子合同必須能夠鎖定簽約主體的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并精確記錄簽約時間,才能得到法律的認可。因此,選擇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等,采用可靠的電子簽名簽署合同,是確保電子合同合法有效的關鍵。
二、電子簽章的法律效力
那么,使用電子簽章簽署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依據我國電子簽名法的規定,電子公章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取決于電子公章的可靠性。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具體來說,可靠的電子簽名需同時滿足四個條件:一是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在用于電子簽名時,必須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二是簽署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三是簽署后,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都能被發現;四是簽署后,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都能被發現。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判斷電子合同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其是否滿足實名認證和可靠電子簽名的要求。只有如此,電子合同才能在數字經濟時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