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簽署過程中,傳統紙質合同一直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雙方身份認證沒有一個有效的機制進行保障,尤其是涉及到異地簽署場景,身份無法認證的潛在風險更大。此外,冒簽、代簽,偽造印章等問題也無法杜絕,導致合同糾紛事件不斷。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也加快了信息化、數字化的步伐,在合同簽署環節,出現了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的簽署方式,相較于紙質合同簽署方式,電子合同,電子簽名因在線上進行操作簽署,而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體驗,同時為了解決紙質合同身份認證的弊端,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電子簽名的認定需要滿足“真實身份、真實意愿、簽名未改,原文未改”的條件。
這幾年,區塊鏈技術不斷完善,憑借著“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征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通過區塊鏈技術與電子簽名服務的融合,保障了電子數據在生成、收集、傳輸、存儲等過程中的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及全過程可追溯,確保電子合同數據不被篡改。
在電子合同簽署過程中,身份認證是前提,因此,簽署各方通過電子簽約管理系統提交企業或個人的身份信息,包括營業執照、身份證、手機號、人臉識別等,再由系統對接工商局、運營商、銀行、人臉識別等大數據庫進行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號核對,人臉識別認證、短信驗證碼,確認簽署人的身份以及意愿是真實有效的,最后由CA認證機構頒發數字證書,予以證明身份。
電子合同簽署及存儲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則由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進行保障。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子合同數據(電子簽名)在鏈上存儲,同時接入戳服務中心提供的時間戳服務,為電子簽名添加上時間屬性,精確記錄合同簽署時間,一旦出現篡改,雙重保障及時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