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人社部發布了《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為數字化用工關系搭建法律框架。作為新時代用工憑證,電子勞動合同融合《勞動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等法規要求,通過區塊鏈存證、人臉識別等科技手段,構建具備法律效力的數字契約。
因此,很多企業在與員工進行勞動合同簽訂的時候,也紛紛選擇使用電子合同簽約,特別是那些需要將合同郵寄到總部統一蓋章的企業來說,電子合同簽約的使用,省去了很多的麻煩,還規避了勞動合同郵寄過程中的各種風險。
電子勞動合同簽約,畢竟跟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約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我們在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接下來就系統的給大家講講。
相較于傳統紙質合同,電子勞動合同展現出五大革新價值:
1、成本革命:消除紙張打印、物理倉儲等剛性支出,某大型企業測算顯示,年度節約綜合成本超百萬元
2、效率躍遷:支持遠程簽署與批量處理,將傳統7天簽約周期壓縮至72小時以內
3、風險管控:云端存儲采用軍用級加密技術,杜絕合同丟失、篡改等風險
4、管理升級:智能分類檢索、自動續約提醒等功能,使合同管理效率提升4倍
5、綠色轉型:單份合同減少碳排放約200g,契合"雙碳"戰略目標
合規簽署需嚴守四大核心要素:
技術保障:選擇通過安全資質認證的簽約平臺,確保電子簽名符合國家密碼管理局標準,比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等
流程透明:用人單位須提前告知簽署方式、查看途徑,不得設置技術壁壘
身份驗證:推行"實名+實人"雙重認證,支持電子社??ê蓑灐⒒铙w檢測等技術
存證規范:簽署過程需附加可信時間戳,關鍵操作日志保存至少5年
法律專家提示,電子勞動合同缺失法定必備條款,或未取得勞動者充分知情確認的,企業可能面臨雙倍工資賠償等法律風險。建議采用人社部門推薦的示范文本,并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合規性審查。
當數字簽名替代傳統印章,云端存儲取代鐵皮柜,這場用工憑證的數字化轉型,不僅重塑了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更為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奠定了技術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