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書面合同是最為常見的合同形式。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書面合同簽約方式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電子合同這一以電子形式存在的合同也逐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如今,各種行業、各種簽約場景,電子合同簽約都隨處可見,使用的用戶也是正在暴增。在合同簽約的時候,大家會有一個比較關注的問題,那就是所簽署的合同法律效力的問題。那么,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解析一下。
一、電子合同的訂立法律效力
電子合同,本質上也是一種合同,其訂立過程同樣受到法律的規范。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和地點有著明確的規定。例如,當當事人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發布商品或服務信息,并符合要約條件時,對方選擇并提交訂單成功即合同成立。同時,收件人的主營業地或住所地,以及當事人的特別約定,都是確定合同成立地點的重要因素。
二、電子合同簽名的法律效力
電子合同的簽名過程同樣受到法律的嚴格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這意味著,只有使用符合法律規定的“可靠的電子簽名”,電子合同才能具備與紙質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的電子簽名需滿足專有性、控制性、可發現改動性等條件。
三、電子合同取證與鑒定的法律效力
電子合同之所以重要,不僅在于其確立了商業活動的內容,更在于其能在法律糾紛中作為有效的司法證據。雖然普通數據電文形式的電子合同要成為司法證據需經過繁瑣的公證和鑒定過程,但采用可靠電子簽名的電子合同則具有書證的法律效力,其取證和鑒定流程也相對簡便快捷。
電子合同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在簽訂電子合同時,我們應確保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并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