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工作場景中,找工作簽合同,辦離職等,各種人力場景,都習慣性的用紙質合同簽約進行,不僅方便對這些文件進行統一簽署管理,可以節省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也能降低在上面耗費的成本。
但是,無論是電子勞動合同簽約還是紙質合同簽約,存在合同簽訂,就會存在合同爭議糾紛的時候。那么,這個時候大家關心的一件事就會出現了,如果電子勞動合同簽約,在發起訴訟的時候,電子勞動合同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勞動合同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具體分析如下:
一、電子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據
1、符合書面形式要求《電子簽名法》明確規定,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要求的書面形式。電子勞動合同以數據電文為載體,符合書面形式要求。
2、電子簽名合法有效《電子簽名法》認可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勞動合同采用符合法律規定的電子簽名技術,確保合同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
3、政策支持與規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明確,依法訂立的電子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按約定履行義務。
二、電子勞動合同的法律保障措施
1、平臺技術要求訂立電子勞動合同需通過具備身份認證、電子簽名、數據安全防護等能力的專業平臺,確保合同訂立、生成、傳遞、儲存等環節符合法律法規。
2、合同內容規范鼓勵使用政府發布的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確保合同內容合法、完整。若合同未載明法定必備條款或違反法律法規,用人單位需承擔法律責任。
3、操作流程透明用人單位在訂立電子勞動合同前,需明確告知勞動者流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及合同文本查看途徑,不得收取費用。
如今,很多公司都在采用電子勞動合同簽約,特別是那些員工眾多的大型企業,可以說電子合同簽約的出現,給他們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新思路。如果你還沒使用過電子勞動合同簽約,建議提前了解一下,這樣將來在遇到問題時,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的去應對,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