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黃金周馬上就要來臨,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20 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 6.37 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 79.0%。因此,同程旅行發布報告預測,2021 年 " 十一 " 黃金周期間,全國國內游人數將達到 6.5 億人次,恢復至 2019 年同期的八成以上。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趨勢下,旅游行業需要往數字化轉型,開拓創新線上線下服務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因此,相比紙質合同,“不見面、不接觸、全線上”的旅游電子合同更好的能夠幫助旅行社、旅游平臺提升游客服務體驗,促進旅游行業的振興和發展。
政策支持,推進旅游電子合同全面普及
早在2016年,文旅部就啟動建設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其中要求旅游服務平臺提供電子合同、CA認證及驗真功能。從2019年開始,我國旅游業開始逐步進入“電子合同時代”。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旅游業一度處于歇業的狀態,7月份,隨著疫情好轉,文旅部就發布了《旅行社有序恢復經營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在旅行社要加強保障措施方面,就明確指出:各地文旅行政部門要督促旅行社按照“一團一報”制度,在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填報旅游團隊信息,上傳電子合同。
到了今年5月份,文旅部又發布了《關于加強旅游服務質量監管 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了,完善“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推廣旅游電子合同,推進旅游電子合同技術標準應用,全面提高數字化、智能化監管水平。
因此,電子合同的全面普及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電子合同的引入對于整個旅游行業來說,不僅破解管理低效的困局,而且有利于行業的規范化,數字化,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滿意度。
旅游電子合同的應用優勢
對于傳統旅行社來說,旅游電子合同的使用,使得與游客之間合同簽署更加方便、快捷,游客隨時隨地,想簽就簽。并且每一份旅游電子合同都能查詢、鑒真,有利于游客事后維權。
對于OTA平臺來說,電子合同的使用,不僅省去了線下帶來的簽約成本、而且更便于系統化管理,縮短了簽約流程和提升了簽單效率。
簽盾電子合同賦能旅游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簽盾電子合同主要針對旅游行業中OTA平臺、旅行社/酒店服務商、金融服務商等應用場景,提供涉及旅游合同、金融產品服務協議、供應商平臺合作協議等的電子簽約解決方案。

簽盾電子合同平臺提供實名認證和意愿認證進行在線身份確認,同時提供PC端、APP、H5等方式,隨時隨地就可以簽,秒發秒簽,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簽署效率,提升了各方的用戶體驗,降低了時間、人力、打印、郵寄等多項成本,讓旅行社/服務商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收獲良好的口碑。
簽盾作為電子簽章開發服務商,除了SaaS平臺服務,還提供了開放的API接口,可以將電子簽章功能集成到OTA平臺,如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游平臺,實現游客在線咨詢、在線下單、在線簽署合同以及在線支付的便捷操作,避免了來回跑,不出門就能辦成。
簽盾電子合同保障合同簽署安全。平臺通過區塊鏈+CA認證+時間戳,對數據進行加密防護,避免篡改,保存整個簽署過程形成證據鏈,并聯合公證處等權威機構提供配套的法律服務,保障簽署雙方的合法權益。